「照顧他,我真的沒辦法。」一字一句痛徹心扉的言語,來自心智障礙者的父母親。
每天照顧60位心智障礙大孩子的我們,非常明白心智障礙者家庭在照顧上的辛苦,更別說要父母教會孩子完成一件事了,
因為即使孩子今天已經學會,但隔天可能就會忘記了,這樣的情形每天重複的上演著,
孩子們的學習之路,總是比別人還要吃力、還要漫長。
這十多年以來的時間,我們發現很多被送來朝興的大孩子,起初都只會「等待」。
等吃飯、等洗澡、等睡覺,導致很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會,例如起床把被子鋪好、吃飽飯把碗筷放到水槽,
這些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的行為,孩子們卻沒有能力做到。
可是,沒有能力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做不到,竟然是因為父母既心疼又絕望的認為「反正孩子也學不會」。
可是,來到朝興的孩子,我們一個都不想放棄,所以開始訓練孩子學習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,
因為我們知道,孩子並不是做不到,只是需要一天又一天的努力練習。
從摺棉被開始,我們訓練孩子摺衣服、掃地、自己打菜等等。培養了這些技能,
我們期待除了能讓孩子們得到成就感,也可以成為謀生的能力!
「於是,憨心洗坊就這樣成立了!」,這群憨心洗坊的孩子們,大多為中重度心智障礙,
因為無法像其他障礙程度較低的孩子一樣,能做精細代工、揉麵團、做月餅等,
所以我們從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中,去發掘孩子更多的潛能,並且相信不管是什麼狀況的孩子,一定都有工作的機會。
「老師,我現在開始也會工作賺錢了喔!」 孩子們充滿朝氣的說,每天看著他們洋溢開心的笑容,我們真的不忍心告訴孩子,以後憨心洗坊可能營運不下去了。憨心洗坊成立的這些日子,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成長還有自我實現。
很多人說:「既然都虧損了,為什麼還要繼續做?」
可是你們知道嗎?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被放棄,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讓孩子工作的機會、好不容易培訓孩子有一項專業的技能,我們真的不希望因為虧損,讓孩子失去自我實現的可能,每天過著只剩下「等待」的日子。